
夏天為大地帶來美腿,也是穿性感小背心和比堅尼的季節,煩人的毛髮當然無立足之地!最簡單常用的脫毛方法,無疑是在家用剃刀脫毛,但維持時間短,鋒利的刀片亦容易刮傷肌膚,導致紅腫敏感。因此,激光脫毛成為近年最受青睞的脫毛技術,但療程眾多,眼花撩亂,真的無從入手。小編將詳細解釋激光脫毛的原理及不同激光波長的特性,讓你能選擇最適合的療程,盡情享受光滑肌膚帶來的自在感!
在了解激光脫毛的原理之前,我們要知道人體毛髮的生長週期。每根毛髮的生長階段各有不同,但主要分為三個階段:生長期(Anagen)、衰退期(Catagen)和休止期(Telogen)。在生長期,毛髮活躍地生長,毛囊和毛根的活動最為旺盛,而且含有大量黑色素;進入衰退期後,細胞開始停止分裂,毛囊不再供應養分並逐漸萎縮,黑色素也會減少;最後到了休止期,毛囊完全停止活動,毛根萎縮消失,毛髮則會自然脫落。
激光脫毛是利用黑色素吸熱的原理,將高能量光束照射入毛囊根部,令黑色素吸收光能並轉化為熱能,破壞毛囊組織,抑制毛髮再生,達致永久脫毛的效果。毛髮中的黑色素越多,對激光的吸收能力則越強,因此激光脫毛對處於生長期的毛髮最為有效。通常接受一至兩次脫毛療程後,毛髮的生長速度會減慢,同時變得稀疏、短小和幼細;一般需要進行6次以上療程,才能完全破壞生長期的毛髮,實現永久脫毛。至於實際療程次數需根據毛髮的濃密度、粗幼、顏色等因素而定。
坊間的激光脫毛療程五花八門,經常標榜使用不同的波長,常見的有755nm、808nm及1064nm。然而,波長數字越大就代表激光強度越高,脫毛效果會更好嗎?其實並非如此!激光波長以納米(nm)為單位,各種波長具有不同特性,能穿透皮膚的深度不同,影響毛囊的吸收效果,但並不等同激光的強度。因此,選擇波長時應根據個人的膚色及毛髮生長情況,以達到最佳的脫毛效果。
經常提到「755nm波長被認為最適合亞洲人使用」,因為多項研究報告顯示它對黑色素的吸收效果最佳。亞洲人的毛髮通常較深色,與黃皮膚形成鮮明對比,能在較低的皮膚灼傷風險下,有效破壞毛囊組織,阻止毛髮生長,一般只需6至8次療程即可實現永久脫毛。此外,適用於各類型毛髮,甚至能有效清除難以處理的淺色或細軟毛髮,所以廣受歡迎。
808nm波長激光的穿透力較強,能深入真皮層破壞毛囊組織,對毛囊中的黑色素吸收效果佳。然而,這種波長的激光容易被皮膚內的水分吸收,導致能量減少,因此適合較深膚色和深棕色至粗黑毛髮,通常需要進行8至12次療程才能達到理想的脫毛效果,但對淺色或細軟毛髮的效果則較差。
而1064nm波長激光的穿透力最強,但隨著激光進入皮膚後,能量會逐漸被水分吸收和散射,導致對目標毛囊的能量減少。在黑色素的吸收率相對較低的情況下,1064nm的脫毛效果較弱,更適合較深膚色及淺色或幼細毛髮,通常需要進行12至18次療程才能達到理想效果。